买的驾驶证绝对不能使用,无论是通过伪造、变造还是非法买卖途径获得的驾驶证,均属于违法行为,不仅无效,还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和实际风险,从法律性质到社会危害,从个人责任到公共安全,“买的驾驶证”都是一条绝不可触碰的红线。
法律定性:伪造、变造、买卖驾驶证均属违法犯罪行为
驾驶证是国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对驾驶人驾驶资格的法定凭证,其核发、管理、使用均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法规的严格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买卖驾驶证的行为本身也触犯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明确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意味着,“买的驾驶证”从源头到使用,每一个环节都涉嫌违法犯罪,无论购买者是否用于实际驾驶,只要存在买卖或使用行为,即构成违法。
法律后果:行政处罚与刑事责任并重,个人权益将严重受损
使用“买的驾驶证”上路行驶,一旦被查处,面临的绝非“罚款了事”那么简单,而是涵盖行政处罚、刑事责任、信用惩戒等多重叠加的严厉处罚。
行政处罚层面,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使用伪造驾驶证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法收缴伪造证件,处15日以下拘留,并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若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还将因“无证驾驶”或“使用伪造证件”合并处罚,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和罚款,同时车辆将被暂扣,若因此引发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将依法拒赔,所有经济损失需由驾驶人自行承担,甚至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诉讼。
刑事责任层面,若伪造、买卖驾驶证的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如多次买卖、伪造多本证件、造成严重后果等),将依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即使未达到情节严重标准,买卖驾驶证本身也构成“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最低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留下犯罪记录将终身影响个人就业、考公、出国等。
信用惩戒层面,根据《关于对严重失信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买卖、使用伪造驾驶证的行为将被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面临限制乘坐飞机、高铁,限制高消费、限制担任企业高管等多重联合惩戒,个人信用将“处处受限”。
实际危害:无真实驾驶技能,公共安全与个人权益双重威胁
“买的驾驶证”之所以危险,核心在于其持证人未经过正规驾驶培训和考试,不具备合法的驾驶资格和必要的驾驶技能,正规驾驶证的获取需通过科目一(理论考试)、科目二(场地驾驶技能)、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科目四(安全文明驾驶常识)的严格考核,确保驾驶人掌握交通法规、车辆操作、应急避险等基础能力,而“买的驾驶证”完全跳过这一过程,持证人可能连基本的交通标志都不认识,更不具备处理突发路况(如刹车失灵、爆胎、行人横穿等)的能力,一旦上路行驶,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对自身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据统计,近年来因“无证驾驶”或“使用伪造证件”引发的交通事故占比逐年上升,其中不少案例造成了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2022年某省曾查处一起使用伪造驾驶证驾驶重型货车的案件,驾驶人因未经过专业培训,在弯道操作不当导致车辆侧翻,造成3人受伤、车辆严重损毁,驾驶人不仅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还因使用伪造驾驶证被刑事拘留,这类案例警示我们:“买的驾驶证”不是“捷径”,而是通往事故和牢狱的“歧途”。
正规途径:依法获取驾驶证是唯一合法选择
我国对驾驶证的申领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严格的流程管理,任何试图通过“走捷径”获取驾驶证的行为都是违法的,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申请驾驶证需满足年龄、身体条件等基本要求(如申请小型汽车驾驶证需年满18周岁,视力、听力、四肢等符合驾驶条件),然后通过驾校报名参加培训,依次通过四个科目的考试,考试合格后由车管所核发驾驶证,这一流程确保了每一位持证人都具备合法的驾驶资格和必要的安全意识,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基础。
对于已经通过非法途径购买或持有伪造驾驶证的人,唯一正确的选择是主动上交公安机关,争取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轻微的,不予处罚,切勿心存侥幸,认为“不会被查到”,随着交通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如人脸识别、大数据比对、全国联网核查等),伪造驾驶证的使用风险越来越高,“伸手必被捉”已成为常态。
正规驾驶证与非法买卖驾驶证对比表
对比维度 | 正规驾驶证 | 非法买卖驾驶证 |
---|---|---|
合法性 | 国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核发,合法有效 | 伪造、变造或非法买卖,无效且违法 |
获取方式 | 通过驾校培训+四科目考试,需满足年龄、身体条件 | 通过地下渠道购买,无培训、无考试 |
法律风险 | 无法律风险 | 行政处罚(拘留、罚款)、刑事责任(判刑)、信用惩戒 |
驾驶技能 | 经系统培训考核,具备安全驾驶能力 | 无真实驾驶技能,易引发事故 |
事故责任 | 保险正常理赔,责任划分清晰 | 保险拒赔,个人承担全部经济损失及民事赔偿 |
社会认可度 | 国家认可,合法驾驶凭证 | 无效证件,不受法律保护,社会信用受损 |
相关问答FAQs
问1:使用伪造的驾驶证上路行驶,被交警查到会面临哪些具体处罚?
答:使用伪造驾驶证上路行驶,将面临多重处罚: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缴伪造驾驶证,处15日以下拘留,并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六条);②因无合法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车辆将被暂扣,需按“无证驾驶”处罚(可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③若引发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将拒赔,驾驶人需承担全部经济损失;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八十条),同时将被纳入失信名单,影响个人信用及权益。
问2:如何通过官方渠道查询驾驶证的真假?
答:查询驾驶证真假可通过以下官方方式:①“交管12123”APP:注册登录后,在“我的驾驶证”模块可查看驾驶证信息,包括驾驶证编号、有效期、准驾车型等,与实体证件信息一致即为真证;②车管所核验:携带本人身份证、驾驶证原件到当地车管所窗口,通过系统核查证件真伪;③观察防伪特征:正规驾驶证有专用纸张、荧光油墨、水印、微缩文字等防伪标记,在特定光线下可清晰辨别(如驾驶证主页“中国”字样为荧光反应,照片下方有签注编号),若证件无防伪特征或印刷粗糙,可能为伪造证件,如怀疑证件真伪,建议及时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咨询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