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机动车驾驶技能考核新要求,提升驾驶人实际道路应对能力,许昌市近期对机动车驾驶证科目三考试进行了系统性改革,此次改革以“贴近实战、严抓细节、科技赋能”为核心,通过优化考试内容、细化评判标准、升级监管手段,推动考试更贴近真实交通场景,助力考生从“应试驾驶”向“安全驾驶”转变。
改革后,科目三考试在原有16项基础操作上,新增“模拟隧道通行”“模拟雨雾天气驾驶”2项特殊场景考核,使考试项目增至18项,新增项目聚焦复杂环境下的驾驶技能,例如模拟隧道要求考生进入前开启近光灯、减速至30km/h以下,驶出隧道后及时关闭灯光;模拟雨雾天气则需开启雾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将车速控制在20km/h以下,对“直线行驶”“靠边停车”等传统项目进行了内容升级,如直线行驶要求方向修正幅度不超过3度,且需持续行驶100米以上;靠边停车新增“停车后观察30秒”要求,强化安全意识。
评判标准方面,改革后扣分项更注重细节实操,起步前未检查后视镜”由“扣5分”调整为“扣10分”,“通过路口未减速”细化至“未减速至30km/h以下扣10分”,“转向灯开启不足3秒即动方向”直接判定不合格,对“安全意识”的考核权重提升,如遇行人横穿未主动避让、未按规定避让特种车辆等行为,直接终止考试。
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是引入AI智能评判系统,考试车辆安装360度高清摄像头、传感器及定位装置,实时采集考生转向灯使用、后视镜观察、车速控制等数据,通过AI算法自动评分,减少人工评判的主观误差,考试全程音视频监控数据实时上传至监管平台,可追溯考试过程,杜绝“人情分”“关系户”现象。
改革实施以来,许昌科目三考试通过率从改革前的52%提升至63%,考生普遍反馈考试内容更贴近实际道路驾驶,新增的特殊场景项目有效提升了考生应对隧道、恶劣天气的能力,而细化的评判标准则倒逼考生在练习中更注重细节操作和安全习惯养成。
改革前后核心变化对比表如下:
| 项目类别 | 改革前内容 | 改革后调整 | 调整目的 |
|----------|------------|------------|----------|
| 新增项目 | 无特殊场景 | 新增模拟隧道、雨雾天气 | 提升复杂环境驾驶能力 |
| 直线行驶 | 方向修正无明确角度限制 | 修正幅度≤3°,持续≥100米 | 强化方向稳定性 |
| 靠边停车 | 仅要求车身距路边≤30cm | 增加“停车后观察30秒” | 培养安全观察习惯 |
| 灯光操作 | 考核5组灯光指令 | 新增“隧道灯光”“雾灯”指令 | 熟悉特殊场景灯光使用 |
【Q1】许昌科目三改革后,新增的“模拟隧道”“模拟雨雾天气”考试难吗?如何准备?
【A1】新增项目难度适中,重点考察灯光操作和速度控制,建议考生考前多练习特殊场景下的灯光切换(如隧道灯、雾灯),并通过语音提示熟悉场景转换节奏,同时牢记减速要求(隧道内≤30km/h,雨雾天≤20km/h),避免因紧张操作失误。
【Q2】改革后科目三考试通过率是否有明显变化?影响通过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A2】通过率有所提升,从52%增至63%,影响通过率的主要因素为细节操作(如灯光使用时长、观察动作规范性)和特殊场景处理能力(如隧道灯光切换、雨雾天气车速控制),考生需加强针对性练习,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