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驾校学时计算严格遵循《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2016版)要求,不同车型学时总时长及构成存在差异,且学时需通过“计时培训系统”记录,确保学员真实参与训练,学时分为理论学时和实际操作学时,实际操作又细分为科目二(场地驾驶技能)和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学时总要求与构成
2017年驾校学时根据车型分为C1/C2(小型汽车)、B1/B2(中型客车/大型货车)等类别,总学时以“分钟”为单位累计,需完成规定理论及实操学时方可报名考试,不同车型学时构成如下(以主流C1/C2为例):
车型 | 理论学时 | 科目二实操学时 | 科目三实操学时 | 总学时 |
---|---|---|---|---|
C1手动挡 | 22学时 | 26学时 | 30学时 | 78学时 |
C2自动挡 | 22学时 | 24学时 | 32学时 | 78学时 |
注:理论学时包括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驾驶理论、安全文明驾驶常识等,需通过驾校培训平台完成在线学习及结业考试;实操学时需在教练现场指导下,通过车载计时设备记录训练轨迹及时间。
学时计算具体规则
理论学时计算
理论学时以“45分钟/学时”为标准,学员需登录交通运输部备案的“驾驶培训监管平台”(如“全国驾培监管服务平台”),完成规定的视频课程、在线题库练习及结业考试,系统自动记录学习时长,且需满足:
- 每日学习时长不超过4学时(180分钟);
- 结业考试满分100分,90分及以上合格,未合格需重新学习对应课程。
实操学时计算
实操学时以“60分钟/学时”为标准,通过车载GPS定位、人脸识别、教练指纹等多重验证,确保“人、车、时”统一,具体要求:
- 科目二:包括倒车入库、侧方停车、坡道起步等项目,每个项目需单独完成学时(如倒车入库需3学时,共180分钟),教练需在训练场实时监督,系统记录车辆轨迹及操作数据(如方向盘转动角度、车速等),数据异常(如长时间停车、车辆未移动)不计入学时。
- 科目三:包括道路驾驶技能(如起步、变道、超车、靠边停车)及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模拟夜间驾驶、恶劣天气驾驶),学时需在真实道路环境中完成,教练需随车指导,系统记录行驶里程(一般每学时需行驶3-5公里)及操作规范(如打灯时间、观察后视镜频率)。
学时有效性判定
学时需同时满足“硬件认证”和“数据审核”双重标准:
- 硬件上,车载设备需与省级监管平台联网,实时上传数据;
- 数据审核中,车管所会对学时进行抽查,发现虚假学时(如替打卡、设备作弊)将取消考试资格,并纳入驾校信用考核。
特殊情况处理
- 学时补训:若因学员自身原因(如请假、考试未通过)导致学时不足,需在原驾校完成补训,补训学时按标准计算,不得跨校转移;
- 学时清零:报名后超过3年未完成全部学时,已记录学时将作废,需重新报名培训。
相关问答FAQs
Q1:2017年驾校学时可以“花钱买”吗?
A:不可以,2017年驾培监管已全面实现“计时培训、过程监管、结业审核”,学时数据需通过车载设备实时上传至监管平台,且车管所会对学时进行严格审核,任何形式的“买学时”(如替打卡、伪造数据)均属违规行为,一旦被发现,学员将被取消考试资格,驾校将面临罚款、停业整顿等处罚,严重者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Q2:学时不够能直接预约考试吗?
A:不能,根据2017年驾考规定,学员必须完成全部理论学时并通过结业考试,完成科目二、科目三规定的实操学时,且学时数据经车管所审核通过后,方可通过“交管12123”APP预约考试,若学时不足,系统将自动驳回预约申请,需补足学时后重新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