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驾校学车过程中,“学时卡”是记录学员训练时长的重要工具,只有刷满规定学时才能预约考试,不同地区和驾校的学时卡类型可能略有差异,但核心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大同小异,下面详细说明学时卡的刷取方法。
刷学前的准备工作
-
确认学时卡类型
目前主流学时卡分为IC卡实体卡和人脸识别系统(结合APP或车载设备),IC卡需插入训练场内的学时终端机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则需通过驾校专属APP或车载摄像头进行身份核验,部分地区还支持“线上学时+线下实操”结合的模式。 -
了解学时要求
根据公安部《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不同科目学时要求不同(以C1/C2驾照为例):- 科目一(理论):12学时(其中安全文明驾驶知识10学时,急救知识2学时);
- 科目二(场地驾驶):16学时(倒车入库、坡道起步等项目各需4学时左右);
- 科目三(道路驾驶):24学时(其中包含夜间驾驶3学时);
- 科目四(安全文明驾驶常识):10学时。
需注意,学时需分阶段完成(如科目二学时需在科目一考试通过后开始),且每天最多记录4学时(部分省份规定)。
-
准备身份核验材料
刷学时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学员证,部分驾校要求提前录入人脸信息(通过驾校APP或现场采集),确保刷学时为“本人操作”,避免代刷导致学时无效。
学时卡具体操作流程
(一)线下刷学时(IC卡/车载终端)
-
签到
到达训练场后,找到对应的学时终端机(通常位于训练场入口或教练车旁),将IC卡插入卡槽,按提示输入身份证后6位或学号进行签到,若为人脸识别系统,需站在终端机摄像头前,根据语音提示完成眨眼、转头等动作,核验通过后自动签到。 -
开始训练
签到后,教练需通过终端机“教练端”确认学员开始训练(部分系统需教练刷教练卡并关联学员信息),训练过程中,车载设备(如GPS定位、摄像头)会实时记录车辆行驶轨迹、操作动作(如打方向盘、踩刹车)及训练时长,确保学时真实有效。 -
签退与确认
训练结束后,学员需返回终端机刷卡或人脸识别签退,系统自动生成学时记录,此时需仔细核对学时是否到账(如“科目二-倒车入库:4学时”),若发现学时缺失,立即联系教练或驾校管理员处理,避免因系统延迟导致记录错误。
(二)线上刷学时(理论部分)
科目一和科目四的理论学时,部分驾校支持通过线上平台完成,学员需登录驾校指定的APP或官网,观看教学视频(如交通法规、安全驾驶知识),每看完一个章节需完成答题,系统自动记录学习时长,注意:线上学时同样需要人脸识别验证,中途离开超过15分钟可能暂停计时,需重新核验。
刷学时的注意事项
-
严禁代刷或虚假学时
现学时系统已与公安交管部门联网,若发现代刷、用软件刷假学时,不仅学时作废,还可能被记入诚信档案,影响后续考试甚至驾照申领。 -
学时与训练内容匹配
不同科目需刷对应项目的学时,例如科目二不能刷科目三的学时,且每个小项目(如“侧方位停车”)需达到规定时长才算有效,若教练让学员“只打卡不练车”,学时可能因缺乏操作记录被判定无效。 -
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 学时未到账:可能是系统故障或终端机未联网,需当场让教练联系驾校后台补录;
- 人脸识别失败:检查光线是否充足、面部是否遮挡(如口罩、刘海),若多次失败,需重新采集人脸信息;
- 设备故障:若车载终端或终端机出现死机、无法刷卡等问题,立即更换设备或场地,避免影响学时记录。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表格)
问题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法 |
---|---|---|
学时刷完后系统未显示 | 系统延迟或数据未同步 | 联系教练或驾校管理员,要求后台补录学时记录 |
刷学时中途断开 | 设备断电、网络中断或学员离开过久 | 重新签到,从断点继续训练(部分系统需从头开始) |
部分学时被判定无效 | 未完成规定动作(如未打转向灯) | 按教练要求重新训练该项目,确保操作符合规范 |
相关问答FAQs
Q1:刷学时可以自己在家刷吗?
A:理论学时(科目一、科目四)部分驾校支持在家通过APP完成,但实操学时(科目二、科目三)必须到训练场,在教练监督和车载设备记录下进行,无法在家刷取。
Q2:学时刷满了但考试没通过,学时会清零吗?
A:不会清零,已刷的有效学时长期保存,下次只需补考对应科目的训练学时(如科目二挂科,补考后需再刷16学时),无需重新刷所有科目学时。
刷学时是驾考的“入场券”,学员需认真对待每个环节,确保学时真实、完整,才能顺利进入考试阶段,遇到问题及时与驾校沟通,避免因小失大影响学车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