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三考试中,交警上车是考试正式开始的标志性环节,也是考生与考官直接接触的第一个步骤,这一环节的表现直接影响考官对考生的初步印象,同时涉及多个考试关键点的核验与准备,从考生完成绕车检查到交警上车落座,整个过程需要考生保持冷静、操作规范,才能为后续考试奠定良好基础。
在交警上车前,考生需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应逆时针绕车一周,检查车辆周围情况,包括轮胎气压是否正常、车身有无刮痕、车门是否完全关闭,同时观察考试车内的摄像头是否正常工作(部分考试车辆配备智能监控系统,绕车检查会被全程记录),这一步骤不仅是考试要求,更是保障行车安全的基础,若未绕车检查或系统未检测到绕车动作,将直接导致不合格,考生到达驾驶位后,应先调整座椅位置,确保左脚能将离合器踏板踩到底(手动挡车型)或刹车踏板踩到底(自动挡车型),同时调整靠背角度,以能清晰看到车前方为宜;接着调整左右后视镜,左侧后视镜应能看到车身左侧1/3及后方路面,右侧后视镜需看到右侧车身及后轮附近情况,避免因后视镜角度不当导致观察盲区过大,检查车内灯光、档位(空挡)、手刹(拉起)等状态,确保起步准备就绪。
当交警考官上车后,考生需主动问好,如“考官您好,请确认信息”,随后将身份证、学员证等考试证件递交给考官(部分考点由考官主动核对信息),考官会核对考生身份信息与考试预约记录,同时检查车辆状况,包括灯光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避免起步时灯光错误)、安全带是否系好(考生需在考官上车前系好安全带,但需确认考官落座后提醒其系安全带,部分考官会自行系好,部分则需考生提醒),这一过程中,考生应保持端正坐姿,双手轻握方向盘,避免紧张导致身体僵硬或频繁做小动作(如挠头、玩钥匙等),给考官留下沉稳、专注的印象。
信息核对完成后,考官会简要说明考试注意事项,如“考试过程中请严格按照指令操作,注意观察路况,保持安全车速”等,考生需认真倾听,必要时点头回应表示理解,随后,考官会发出“起步”指令,此时考生需按规范流程操作:踩离合挂一档(手动挡)或挂D档(自动挡),打左转向灯,同时观察左右后视镜及侧方路况,确认安全后松手刹、缓抬离合,平稳起步,起步后注意保持车道居中,车速控制在20-30km/h(根据考试路段要求调整),避免因车速过快或过慢导致扣分。
在考试过程中,交警考官会根据路况发出指令,如“前方路口请左转”“请超车”“请靠边停车”等,考生需在听到指令后3秒内做出操作反应(部分指令允许提前观察预判),听到“请变更车道”时,应先打相应方向的转向灯(向左变道打左灯,向右变道打右灯),保持3秒以上再轻打方向盘变更车道,同时观察后视镜确保与后方车辆安全距离;听到“请直线行驶”时,需保持方向盘稳定,视线看远处路面,避免因视线过近导致车辆跑偏,若对指令有疑问(如因环境嘈杂未听清),可礼貌询问考官,如“考官您好,请重复指令”,切忌擅自操作或犹豫不决。
常见误区方面,部分考生因紧张在交警上车后忘记调整后视镜或座椅,导致考试中因观察不便出现操作失误;或因过度在意考官态度,频繁通过后视镜观察考官表情,分散驾驶注意力,考官更关注考生的操作规范与安全意识,而非个人情绪表现,考生只需专注于路况和指令,按平时练习流程操作即可。
以下是交警上车后检查项目及评分标准简要说明:
检查项目 | 评分标准 | |
---|---|---|
身份核对 | 核对身份证、学员证与考生本人是否一致,考试信息是否准确 | 未核对或信息不符直接不合格 |
车辆状况检查 | 检查灯光状态(近光灯)、档位(空挡)、手刹(拉起)、车门(关闭) | 灯光未关闭、档位未挂空挡或手刹未拉起,每次扣10分 |
安全带检查 | 确认考生及考官安全带是否系好 | 考生未系安全带直接不合格,考官未系提醒后仍不系扣10分 |
座椅与后视镜调整 | 检查座椅位置是否适合操作,后视镜角度是否合理 | 因座椅或后视镜调整不当导致操作失误,每次扣5分 |
起步流程规范 | 检查起步是否打转向灯、观察后视镜、松手刹、抬离合是否平稳 | 起步未打灯、未观察或熄火、后溜,每次扣10分 |
相关问答FAQs:
Q1:科目三考试时交警考官态度严厉,会影响考试结果吗?
A:不会,交警考官的评分标准严格依据考试大纲,主要考生的操作规范(如灯光使用、变道流程、观察习惯等)和安全性(如是否礼让行人、保持安全车距等),与个人态度无关,考生只需专注于驾驶操作,按指令完成项目即可,无需过度紧张考官的态度。
Q2:上车后发现忘记调整座椅和后视镜,怎么办?
A:应立即礼貌告知考官,如“考官您好,我上车后发现座椅和后视镜需要调整,可以调整一下吗?”一般情况下,考官会允许调整,但需注意动作迅速(不超过30秒),避免长时间影响考试进度,若未主动调整直接开始考试,因座椅或后视镜角度不当导致操作失误(如变道时观察不到后方车辆),将被扣分甚至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