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驾驶证不扣分了吗”的疑问,实际上是对当前记分政策的一种误解,目前我国驾驶证记分制度依然有效,但根据2022年4月1日起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记分规则进行了优化调整,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引导与惩戒相结合,并非“不扣分”,而是“更科学扣分”。
驾驶证记分制度的核心框架未变,根据规定,驾驶证记分周期为12个月,总分12分,周期内记分未达12分,记分将清除;若记满12分,需参加满分学习并通过科目一考试才能恢复驾驶资格,这一制度作为约束驾驶人安全行驶的重要手段,始终是交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政策调整主要体现在记分行为的“增”与“减”上,删除了部分低频次、危害性较小的违法行为的记分,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时,驾驶人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记分分值由2分调整为0分(但仍会罚款);“驾驶机动车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影响安全驾驶的行为,在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记分分值由3分调整为0分,新增了部分严重违法行为的记分,代替实际机动车驾驶人接受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和记分并从中牟取经济利益”的,一次记12分;“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违法停车的”,一次记9分,这些调整旨在让记分更聚焦于危害性大的行为,减少对轻微违法的过度惩戒。
“学法减分”政策的普及也是产生误解的重要原因,自2020年起推行的“学法减分”措施,允许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通过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学习(如网上学习3天减1分,最多减6分;现场学习1天减5分,最多减5分),主动减少已产生的记分,这并非“不扣分”,而是通过教育引导鼓励驾驶人主动纠错,提升安全意识,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有超5000万人次参与“学法减分”,累计减分超2亿分,有效降低了驾驶人因轻微违法被记分后的负面影响。
对于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其记分分值依然明确,以下为部分典型行为的记分标准:
违法行为 | 记分分值 |
---|---|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 | 12分 |
驾驶机动车超速50%以上 | 12分 |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 | 12分 |
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驶 | 6分 |
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 | 6分 |
驾驶机动车超速未达20% | 3分 |
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逆行 | 3分 |
驾驶时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 | 0分(罚款) |
需要注意的是,“0分”不代表不处罚,而是指该行为不记分,但仍会依法处以警告或罚款。“驾驶未按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公路客运汽车、旅游客运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上道路行驶”的,将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不记分。
为何有人会认为“现在驾驶证不扣分了”?部分轻微违法行为的记分取消,加上“学法减分”的广泛应用,让驾驶人感觉“扣分变少”;可能是对政策调整的不完全了解,误以为整体取消了记分制度,对于酒驾、肇事逃逸、严重超速等高危行为,记分标准不仅未降,反而通过新增条款加大了惩戒力度。
驾驶证记分制度并非“不扣分”,而是通过科学调整、优化管理,在严管严重违法的同时,给予驾驶人更多纠错机会,驾驶人仍需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毕竟安全驾驶才是避免记分、保障自身与他人安全的核心。
相关问答FAQs
问:“学法减分”申请成功后,需要在多长时间内完成学习?
答:驾驶人申请“学法减分”成功后,需要在3个自然日内完成学习,且学习时间累计达到30分钟以上,逾期未完成的,本次申请作废,驾驶人可在下一个记分周期重新申请。
问:驾驶证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达到9分,但未满12分,需要参加学习吗?
答:不需要,只有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达到12分或以上,才需要参加满分学习,若记分未满12分,可通过“学法减分”主动减少记分,或直接在记分周期结束时自动清除(前提是未记满12分),但需要注意的是,若存在多次违法未处理、逾期未缴纳罚款等情况,可能会影响驾驶证的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