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在法定情形下可以依法扣留驾驶证,这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权,目的是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秩序,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扣留驾驶证需严格遵循法定条件和程序,并非随意可采取的措施。
交警扣留驾驶证的法定情形
交警扣留驾驶证必须基于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涉及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情形
-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 醉酒驾驶机动车: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驾驶拼装机动车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0条,驾驶拼装机动车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收缴,强制报废,对驾驶人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 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 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到12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4条,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到12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扣留其机动车驾驶证,该机动车驾驶人应当按照规定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学习并接受考试,考试合格的,记分予以清除,发还机动车驾驶证;考试不合格的,继续参加学习和考试。
(二)发生交通事故后的情形
- 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若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证、驾驶证被吊销或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需扣留车辆,并根据事故责任和违法情节处理驾驶证(如无证驾驶可并处拘留,暂扣驾驶证的期限按原规定执行)。
- 交通事故需要收集证据:在处理交通事故时,为收集证据、固定事故责任,交警可暂时扣留驾驶证,待事故责任认定后依法处理。
(三)其他法定情形
- 提供虚假材料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缴机动车驾驶证,撤销机动车驾驶证许可;申请人在3年内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77条)。
- 超过机动车驾驶证有效期一年以上未换证:机动车驾驶人超过机动车驾驶证有效期一年以上未换证的,车辆管理所应当注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但在注销决定作出前,若驾驶人仍驾驶机动车,可扣留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77条)。
- 驾驶人有其他严重违法行为:如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驾驶证,或者驾驶人在驾驶证被依法扣押、扣留或者暂扣期间,采用隐瞒、欺骗手段补领驾驶证的,可扣留驾驶证并依法处罚。
扣留驾驶证的程序要求
交警扣留驾驶证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体包括以下环节:
- 当场告知与凭证开具:交警发现法定扣留情形时,应当场告知当事人扣留驾驶证的理由、依据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如陈述、申辩权),并出具《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凭证需载明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违法事实、扣留依据、扣留期限及接受处理的地点等。
- 通知当事人接受处理:扣留驾驶证后,交警应当通知当事人在15日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理,当事人对扣留驾驶证有异议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 扣留期限计算:扣留驾驶证的期限根据违法情形确定,如记分12分的,扣留期限至考试合格发还驾驶证;饮酒后驾驶的,扣留期限为6个月;醉酒驾驶的,扣留期限至案件办结(吊销驾驶证)。
- 驾驶证保管与发还: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妥善保管扣留的驾驶证,不得使用、损毁或丢失,当事人在接受处理后,符合发还条件的(如记分考试合格、暂扣期限届满且无其他未处理违法),凭《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和处罚决定书到指定地点领取驾驶证。
- 逾期不处理的法律后果:当事人逾期不接受处理,经公告仍不出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将驾驶证信息录入交通违法管理系统,影响其换证、补证、增驾等驾驶证业务办理。
驾驶人面对扣留驾驶证的应对措施
- 配合执法,理性沟通:交警依法扣留驾驶证时,驾驶人应当配合执法,不得拒绝、阻碍执法人员执行职务,同时可就扣留理由、依据等向执法人员询问,了解自身违法事实和权利义务。
- 核对凭证,留存证据:仔细核对《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上的信息(如姓名、驾驶证号、违法事实、扣留期限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并妥善保管凭证,作为后续申请行政复议或诉讼的证据。
- 及时处理,消除影响:按照凭证要求的时间到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理,如参加满分学习考试、缴纳罚款等,对于记分12分的,需在15日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名参加学习,考试合格后领回驾驶证;对于暂扣驾驶证的,需在暂扣期限届满前处理完毕,避免逾期影响权益。
- 依法维权,保障权益:若认为交警扣留驾驶证的行为违法或不当(如不符合法定情形、程序违法),可在知道该行为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在6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常见扣留驾驶证情形及法律依据一览表
违法行为情形 | 法律依据 | 扣留期限/后果 |
---|---|---|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 | 暂扣6个月驾驶证 |
醉酒驾驶机动车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 | 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考 |
驾驶拼装或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0条 | 收缴车辆,强制报废,吊销驾驶证 |
将机动车交由无证人员驾驶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 | 可并处吊销驾驶证 |
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12分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4条 | 扣留驾驶证,至考试合格发还 |
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 | 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
提供虚假材料取得驾驶证 |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77条 | 收缴驾驶证,撤销许可,3年内不得申领 |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交警扣留驾驶证后,什么时候能取回?
解答:取回驾驶证的时间取决于违法情形和后续处理情况:①若因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12分被扣留,需在15日内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学习并考试,考试合格后记分清除,即可领回驾驶证;②若因饮酒后驾驶被暂扣6个月,需暂扣期限届满(即6个月)且无其他未处理违法,凭处罚决定书领回驾驶证;③若因醉酒驾驶、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等被吊销驾驶证,则无法直接取回,需根据法律规定重新申领(如醉酒驾驶5年后可重考,逃逸终生不得重考),具体领回时间以交通管理部门通知为准,驾驶人可凭身份证和《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查询处理进度。
问题2:对交警扣留驾驶证的决定不服,怎么办?
解答:若认为交警扣留驾驶证的行为不符合法定条件、程序违法或事实认定错误,当事人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①申请行政复议:自知道扣留决定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提交书面行政复议申请,说明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②提起行政诉讼:自知道扣留决定之日起6个月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通常为作出扣留决定的交警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撤销或变更扣留决定,行政复议和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原扣留决定,但若复议机关或法院认定扣留行为违法,将依法撤销该决定并返还驾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