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驾校的院子里,总能看到一个身影:夏天被晒得黝黑,冬天裹着厚棉袄,手里永远攥着学员的学员证和一把车钥匙,嘴里时不时喊着“看后视镜”“踩离合”,他就是驾校教练何教练,从业十五年,带出了上千名学员,从18岁的学生到50岁的阿姨,没人不夸他“严而有度,耐心细致”。
何教练的日常从清晨六点开始,冬天天还没亮,他就得把教练车从车位倒出来,检查刹车、方向盘、离合器,确保车况完好。“教车和别的不一样,人命关天,车有一点小毛病都不能忍。”他常说,学员陆续到齐后,他不会急着上车,先拿出笔记本,把当天的教学计划写清楚:上午练科目二的倒车入库,下午练科目三的直线行驶和靠边停车,每个学员的进度不同,他得记下谁昨天在哪个点位出错,今天重点纠正。
“上车先调座椅,后视镜要能看到车尾后轮,不然点位全不准。”何教练一边说一边示范,他的手指关节因为常年握方向盘有些粗大,但操作挡杆、踩离合的动作却格外流畅,学员小王第一次上车,紧张得手心冒汗,离合踩得忽高忽低,车身剧烈抖动,何教练没骂他,只是把副驾的窗户摇下来,笑着说:“别慌,就当我在旁边陪着你唠嗑,你想想,咱们骑电动车是不是也得离合配合?慢慢来,多试几次就习惯了。”小王松了松握方向盘的手,果然,第三遍倒车入库时,车身虽然还是歪的,但至少没熄火了。
何教练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开车考的不是技术,是习惯。”他教科目二,从不让学员死记点位,而是先讲原理:“倒车入库为什么看左后视镜?因为我们要判断车身和库角的距离,就像咱们穿鞋子,得看脚尖是不是顶到鞋头了。”他会拿着小树枝在地上画个模拟车库,让学员先在地上走两步,感受“哪边宽了要回方向盘,哪边窄了要修正”,学员小李是“路痴”,总记不住“左打死”“回半圈”,何教练就给她编口诀:“左打死是‘一把到底’,回半圈是‘轻轻碰一下’,就像你拧瓶盖,太松了漏水,太紧了拧不开,得刚刚好。”
科目三上路,何教练的安全意识更是“刻进DNA里”,他会提前把路线走一遍,标记好学校区域、公交站、路口,告诉学员:“经过学校必须踩刹车减速,哪怕没人也得踩;变道之前必须打转向灯三秒以上,扭头看盲区,这不是考试要求,是保命的规矩。”学员张阿姨快50岁了,总怕“路考被社会车吓到”,何教练就带她在车流量少的小路上练了三天,从“看到车就躲”到“能正常跟车、变道”,最后考试一把过,张阿姨激动得要请他吃饭,他摆摆手:“不用,你以后开车稳当,比请我十顿饭都强。”
当教练哪能没遇到过“难带”的学员,有个20岁的小伙子,自以为“开车天赋高”,上车就猛踩油门,差点撞上花坛,何教练第一次发了火:“你这是学开车还是玩命?方向盘在你手里,握的是你自己的命,也是别人的命!”小伙子被他吼得红了脸,从那以后再也不敢浮躁,何教练后来私下说:“不是我想凶,有些学员就得‘当头一棒’,不然他不知道这事的分量。”但凶归凶,他从未真正放弃过任何一个学员,有个学员因为紧张,连续五次考科目二都没过,自己都放弃了,何教练却每天下班后免费多留半小时陪他练,还给他买水买饭:“谁还没个低谷?我当年第一次带学员,还被学员投诉了呢,咱们慢慢来,第六次肯定过。”果然,第六次考试,学员顺利拿证,抱着何教练哭了半天。
这些年,驾考政策变了又变,从“桩考”到“电子考”,从“纸质计时”到“人脸识别学时”,何教练也从一开始的“抵触”到后来的“主动学”,他买了最新的驾考软件,回家研究电子考的规则,甚至学会了用手机录视频,把学员的操作过程回放给他们看:“你看这里,你方向盘打得早了,车身就出线了;这里要是晚半秒踩刹车,就能刚好停在三十公分内。”他总说:“时代在变,咱的教学方法也得变,但‘安全’和‘责任’这两个字,永远不能变。”
何教练的学员群里,至今还有好多人跟他聊天:“何教练,我昨天开车遇到雪天,想起你说的‘低速挡别踩刹车’,果然稳住了!”“何教练,我带家人出去玩,孩子说‘爸爸开车好稳,比教练教的还溜’,这都是你教得好!”看到这些消息,何教练总会咧开嘴笑,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他说:“当教练,看着学员从‘油门刹车分不清’到‘能独自上路’,这种感觉,比拿奖金还开心。”
每个像何教练一样的驾校教练,都像是一个“引路人”,他们教的不只是如何踩离合、打方向盘,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一种对规则的遵守,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却用日复一日的耐心和责任,为马路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会开车”更“会安全开车”的人。
何教练教学方法与学员常见问题对应表
教学阶段 | 常见问题 | 何教练应对策略 | 案例说明 |
---|---|---|---|
科目二倒车入库 | 方向盘打反、车身出线 | 用树枝画模拟库,讲解“哪边宽往哪修”;编口诀“左宽右打盘,右宽左打盘” | 学员小李记错方向,何教练让其站在车外看,直观感受“左宽”时方向盘该往哪转 |
科目三直线行驶 | 车辆跑偏、不敢动方向盘 | 强调“眼光放远”,盯着远处固定点;让学员双手轻握方向盘,微调幅度“像扶着热水杯” | 学员小张总盯着车头,何教练让其看远处信号灯,车辆自然跑直 |
科目三靠边停车 | 距离路边大于30公分或压线 | 教“雨刮器凸点对齐路边线”,练习时用矿泉水瓶当参照物,反复找“30公分感觉” | 学员王阿姨屡次压线,何教练在副驾放了个小垫子,让其“看右后视镜里垫子宽度” |
FAQs
问:驾校教练真的会区别对待学员吗?比如给“送礼”的学员更多指导?
答:正规驾校的教练都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区别对待学员的情况其实是个别现象,像何教练这样的老教练,更看重学员的学习态度和进步,他说:“我带学员,凭的是良心,不是红包,有的学员第一次见面就塞烟、塞卡,我直接拒收,该教的一样不少,不该教的绝不多走一步,但要是学员认真学、肯提问,哪怕基础再差,我也会多花时间,因为看着他拿证,我心里才踏实。”
问:学车时总是被教练骂,甚至产生不想学的念头,该怎么办?
答:首先要理解,教练的“骂”大多是“根铁不成钢”,希望学员能重视安全问题,何教练说:“我从不无缘无故骂人,只有学员做危险动作时,比如不看后视镜就变道,我才会大声喊,这不是针对他,是怕他出事。”如果实在无法忍受,可以尝试和教练沟通:“教练,我有点紧张,您能不能说得轻一点?”或者向驾校反映情况,换一位教学风格更适合自己的教练,自己也要调整心态,把“骂”当成提醒,毕竟教练的严格,最终是为了让你拿到驾照后能安全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