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营口驾驶证收分是否合法?政策依据、操作流程及风险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驾驶证需求 正文

在辽宁营口,部分驾驶员因担心交通违法记分影响驾驶证使用,试图通过“驾驶证收分”方式处理他人违法,这种行为看似“解燃眉之急”,实则暗藏多重法律风险与安全隐患,所谓“收分”,通常指违法人通过支付费用,让有记分余额的驾驶员代替自己接受违法处理,从而将记分转移至他人名下,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交通管理法规,还可能涉及违法交易,对个人和社会均造成不良影响。

辽宁营口驾驶证收分

从法律层面看,“驾驶证收分”明确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中“机动车驾驶人对交通违法行为事实无异议的,应当处理并接受处罚”的要求,根据规定,处理交通违法必须由违法行为人本人处理,需提供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原件,并通过现场确认或人脸识别等方式核实身份,代替他人处理违法属于提供虚假证言或包庇行为,轻则面临行政拘留、罚款,重则可能构成妨害公务罪或伪证罪,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在营口,交警部门已通过大数据分析与人脸识别技术,对“买分卖分”行为进行精准打击,2022年以来全市已查处相关案件120余起,涉案人员均受到行政处罚。

“收分”市场还存在诸多套路,易导致参与者财产损失或信息泄露,一些中介以“低价收分”“免面签”为诱饵,收取费用后失联或伪造虚假处理记录,导致违法人既损失钱财,又需重新处理违法;部分中介要求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用于实施电信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使收分者沦为“工具人”,以下为营口地区“驾驶证收分”常见套路及风险防范表:

常见套路 风险表现 防范建议
低价收分诱惑 中介以“1分XX元”低价吸引,收款后失联或伪造无效处理记录 不轻信非官方渠道广告,通过交管12123APP等正规渠道处理违法
伪造材料处理 中介使用假身份证、假驾驶证或PS的违法处理截图,导致系统无法核销 确认违法处理是否在交管12123APP显示“已处理”,并核对处罚决定书编号
冒名顶替代扣分 中介安排人员代替违法人记分,需提供人脸识别信息,存在身份冒用风险 本人亲自处理违法,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驾驶证原件及人脸识别信息

对于驾驶员而言,合法处理交通违法才是正确途径,在营口,处理非现场违法(如电子眼抓拍)可通过“交管12123”APP完成:登录后点击“违法处理”,选择相应违法记录并确认信息,完成在线学习(若涉及记分)后缴纳罚款即可,现场违法则需到营口市各交警大队违法处理窗口,持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原件,经民警核实后开具处罚决定书,再通过指定渠道缴纳罚款,若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达到12分,需参加满分学习(为期7天,每天4小时学习),考试合格后记分清除,驾驶证暂扣状态可解除;若连续两个记分周期记分均达12分,需重新考取科目一和科目三。

辽宁营口驾驶证收分

“驾驶证收分”看似“捷径”,实则是触碰法律红线的危险行为,驾驶员应树立“违法必究、记分自担”的意识,通过合法途径处理交通违法,既维护自身权益,也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秩序,切勿因一时侥幸陷入违法陷阱,最终得不偿失。

相关问答FAQs

Q:驾驶证收分被查到会有什么后果?
A: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治安管理处罚法》,代替他人处理交通违法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5日以下拘留,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买分卖分双方均面临行政处罚,若涉及伪造公文、证件,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Q:自己有记分余额,可以帮家人处理违法吗?
A:即使有亲属关系,也不能代替他人处理交通违法,根据规定,处理交通违法必须由违法行为人本人处理,需通过身份核验(如人脸识别)确认“人、证、档”一致,亲属间的“顶包”行为同样属于提供虚假证言,一经查实,双方均将受到处罚,且违法记录不会被消除,仍需由违法行为人本人重新处理。

辽宁营口驾驶证收分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高客科目三
« 上一篇 今天
上海科目三考试为何总挂科?考生需掌握哪些关键技巧?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