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证是机动车驾驶人合法上路行驶的凭证,其记分制度作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旨在督促驾驶人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保障道路通行安全,部分驾驶人存在“驾驶证不能用别人扣分”的错误认知,甚至试图通过“买卖分”“借分”等方式规避违法后果,这种行为不仅违反法律规定,更会带来一系列风险隐患,以下从法律依据、行为危害、法律后果及正确处理方式等方面详细阐述。
法律明确禁止“代人扣分”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4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累积记分制度,记分周期为12个月,满分为12分,记分达到一定分值会面临驾驶证暂扣、降级、重考等处罚,而《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进一步明确,处理交通违法时,必须由机动车驾驶人本人持驾驶证、行驶证等材料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理,通过合法程序完成记分和罚款缴纳,这意味着,“代人扣分”没有法律依据,属于违规操作,无论出于“帮忙”还是牟利目的,均不被允许。
“代人扣分”的危害:破坏规则,滋生隐患
破坏交通管理秩序,削弱记分制度效用
驾驶证记分制度的核心是通过“教育+惩戒”引导驾驶人自律,而“代人扣分”让违法者逃避了本应承担的责任,导致记分制度失去约束力,频繁超速、闯红灯的驾驶人通过购买分数避免记满12分,其违法行为未得到实质性纠正,反而可能因“有分可买”而变本加厉,增加道路交通事故风险。
滋生“分黄牛”黑色产业链,扰乱社会诚信体系
“代人扣分”催生了买卖分数的非法市场,“分黄牛”通过低价收购驾驶证分数,高价卖给有需求的违法者,形成“收分-卖分”的利益链条,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管理秩序,还破坏了社会诚信体系,部分驾驶人甚至因一时贪念陷入违法漩涡。
对“卖分人”自身造成不可逆的风险
许多“卖分人”认为“只是借出分数,不涉及车辆驾驶”,实则存在多重风险:一是可能被用于处理严重交通违法(如肇事逃逸、酒驾等),一旦发生事故,卖分人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是卖分行为会被记入个人征信,影响贷款、就业等;三是多次卖分可能导致驾驶证被暂扣或吊销,失去驾驶资格。
“代人扣分”的法律后果:面临处罚,得不偿失
对“卖分人”(代替他人处理违法者)的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2条,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若“代人扣分”涉及伪造驾驶证、行驶证等证件,还可能构成“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买分人”(违法者)的处罚
买分行为属于“提供虚假材料获取违法处理”,除了需接受原违法行为的处罚(如罚款、记分),还可能因“使用虚假驾驶证信息”被额外处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6条,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15日以下拘留,并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即使只是“借用”他人驾驶证,也可能面临200-2000元罚款,并记12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
正确处理交通违法:合法途径,主动担责
面对交通违法,驾驶人应通过合法途径处理,而非依赖“代人扣分”,以下是常见处理方式:
自行处理:线上+线下结合
- 线上处理:通过“交管12123”APP或网站,确认违法事实后,可直接在线缴纳罚款,记分将记入驾驶证,适用于非现场违法(如电子眼抓拍)且记分不超过12分的情况。
- 线下处理:携带驾驶证、行驶证到违法行为发生地或车辆注册地交警大队,接受处罚并缴纳罚款,对违法事实有异议的,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记分周期内的注意事项
- 记分周期内(初次领证之日起计算)记分未满12分的,记分将自动清零,无需额外操作;
- 记分达到12分的,需参加为期7天的“满分学习”(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考试合格后清除记分,驾驶证暂扣期间不得驾驶机动车;
- 驾驶证被暂扣期间仍驾驶机动车的,将面临15日以下拘留,并处2000-5000元罚款。
严重违法的特殊处理
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饮酒后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变造驾驶证等严重违法行为,除记12分外,还可能面临吊销驾驶证、禁驾等处罚,且不得通过“学习减分”等方式恢复。
表:常见交通违法扣分分值及处理方式示例
违法行为类型 | 扣分分值 | 处理方式(参考) |
---|---|---|
机动车超速未达20% | 3分 | 罚款200元,线上/线下处理 |
驾驶时拨打接听手持电话 | 3分 | 罚款50-200元,线上/线下处理 |
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闯红灯) | 6分 | 罚款200元,记6分,线下处理可申辩 |
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 | 12分 | 罚款200-2000元,15日以下拘留,扣留车辆 |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 | 12分 | 罚款1000-2000元,暂扣驾驶证6个月,需学习 |
常见误区澄清
误区1:“代人扣分只是帮忙,不算违法”
澄清:无论是否收费,“代人扣分”均违反《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属于“提供虚假材料获取违法处理”,是妨碍公务的违法行为,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误区2:“扣分后可以通过‘找关系’撤销”
澄清:交通违法处理系统全国联网,违法记录一旦生成,需通过合法程序(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才能撤销,“找关系”撤销不仅违法,还可能构成行贿罪。
相关问答FAQs
Q1:驾驶证记分周期内扣了9分,可以帮别人处理违法扣3分吗?为什么?
A1:不可以,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交通违法必须由驾驶人本人处理,“代人扣分”属于违规行为,即使只扣3分,卖分人也会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且记分将记入本人驾驶证,可能导致记满12分需重新学习考试,买分人因提供虚假信息,会被额外处罚,得不偿失。
Q2:如果交通违法记录被别人用我的驾驶证处理了,怎么办?如何维权?
A2:发现他人冒用你的驾驶证处理违法,应立即采取以下步骤维权:1. 收集证据:保留本人身份证、驾驶证复印件,以及车辆非本人驾驶的证据(如行车记录仪视频、证人证言等);2. 提出申诉:到违法行为发生地或驾驶证核发地交警大队提交书面申诉,说明情况并要求撤销错误记录;3. 配合调查:交警部门核查属实后,会撤销违法处理记录,恢复你的驾驶证记分状态;4. 追责:若冒用行为涉及伪造证件或恶意串通,可要求公安机关对相关人员依法处罚,情节严重的可提起民事诉讼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