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证记分制度是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旨在督促驾驶人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驾驶,若驾驶证被扣分,需通过合法途径及时处理,否则可能影响驾驶证正常使用甚至引发更严重的法律后果,以下是驾驶证消分的详细方法和注意事项:
驾驶证记分基本规则与消分前提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驾驶证一个记分周期为12个月,从初次领证之日起计算,记分周期内若累计记分达到12分,需参加满分学习并通过考试才能恢复驾驶资格;若记分未满12分,需在记分周期结束前处理完所有违章记录并缴纳罚款,记分将予以清零,消分的前提是“处理违章”,即确认违章事实、接受处罚(罚款记分),而非单纯“消除记分”,需注意,以下情况无法直接消分:
- 驾驶证处于暂扣、吊销状态;
- 记分周期内已记满12分;
- 违章行为尚未处理(如未收到处罚决定书);
- 替他人处理违章(买卖分行为)。
消分的主要途径及操作流程
(一)线上消分:通过“交管12123”APP处理
线上消分是当前最便捷的方式,适用于处理本人名下或备案非本人机动车的非现场违章(如电子眼抓拍),且违章当事人需在APP内完成“人脸识别”认证,确保“人车绑定”真实。
操作步骤:
- 注册与登录:下载“交管12123”APP,完成实名注册并登录;
- 备案非本人机动车(若处理他人车辆):点击“备案非本人机动车”,按要求上传车主身份证、行驶证、与车主的合影(或证明关系的手写声明),审核通过后最多可备案3辆非本人机动车;
- 查询违章:在“违法处理”模块中,选择需处理的备案车辆,查看未处理的违章记录;
- 确认并处理违章:选择违章记录,点击“处理”,阅读并接受违法处理业务须知,完成“人脸识别”认证后,系统将生成《公安交通管理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
- 缴纳罚款:在“罚款缴纳”模块中选择支付方式(支付宝、微信等),在15日内缴纳罚款,罚款缴纳完成后记分将计入记分周期。
线上消分适用范围与限制:
- 仅适用于非现场违章(电子眼、违停贴条等),现场违章(如交警当场开具罚单)需线下处理;
- 备案非本人机动车时,需车主同意且车辆状态正常(未逾期未年检、无抵押查封等);
- 同一违章只能处理一次,处理完成后不可撤销;
- 若记分已达9分及以上,需线下处理并参加审验学习。
(二)线下消分:前往车管所或交警大队处理
线下消分适用于线上无法处理的情况(如现场违章、备案失败、记分较高、需对违章有异议等),需违章当事人亲自前往办理。
所需材料:
- 驾驶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 驾驶证原件及复印件;
- 处理机动车的行驶证原件及复印件;
- 若处理他人车辆违章,需提供车主身份证复印件及书面委托书(部分地区需车主现场签字);
- 违章处罚决定书(若已开具)。
办理流程:
- 取号排队:在车管所或交警大厅的业务取号机上取“违法处理”号;
- 违章确认:向窗口民警提交材料,说明需处理的违章记录,民警将核实违章信息及驾驶人身份;
- 接受处罚:若对违章无异议,民警将开具《处罚决定书》,驾驶人需签字确认;
- 缴纳罚款:通过窗口POS机、扫码或银行缴纳罚款(部分地区支持线上缴纳);
- 记分生效:罚款缴纳完成后,记分将实时计入驾驶证。
线下消分注意事项:
- 若对违章有异议,可在处理时提出申诉,提供相关证据(如行车记录仪视频、现场照片等),由交警部门复核;
- 记分周期内记分达12分,需先参加满分学习(7天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学习),考试合格后才能处理违章;
- 实习期内驾驶证记分达12分,将被注销实习资格,需重新考取驾驶证。
(三)“学法减分”途径:减免记分
符合条件的驾驶人可通过“学法减分”减免已产生的记分,每个记分周期内最高可减6分,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 驾驶证当前记分周期内未记满12分;
- 无驾驶证被暂扣、吊销或注销记录;
- 无最近3个记分周期内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等严重违法记录;
- 在“交管12123”APP已完成实名认证。
操作流程:
- 登录“交管12123”APP,点击“学法减分”模块;
- 阅读业务须知并申请,完成人脸识别认证;
- 参加学习:学习内容包括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视频学习30分钟(可连续或累计学习),每日学习时间不超过3小时;
- 参加考试:学习完成后,20道选择题(答对18题及以上为合格),考试不合格可当场补考,最多补考2次;
- 减分成功:考试通过后,系统将在1个工作日内自动减免记分,减免记分不可用于处理非现场违章产生的记分。
“学法减分”限制:
- 减免的记分仅限当前记分周期内已产生的记分,不可预减或结转至下一周期;
- 若存在未处理的违章记录,需先处理违章再申请“学法减分”;
- 学习和考试过程中需保持APP在前台运行,切屏超过3次将中断学习或考试。
消分注意事项与常见误区
(一)消分时限与滞纳金问题
- 处理违章后,需在15日内缴纳罚款,逾期将产生滞纳金,滞纳金金额不超过罚款本金,但长期未缴纳可能导致驾驶证被暂扣、车辆无法年检,甚至被法院强制执行;
- 记分周期结束后,记分将自动清零,但未处理的违章记录仍存在,需在下一个记分周期内处理完毕,否则可能影响驾驶证正常使用。
(二)严禁“买卖分”行为
部分驾驶人试图通过“买分”“卖分”处理违章,这种行为属于妨碍公务,一经查实:
- 买分人:将被处以罚款、行政拘留,驾驶证记分不予消除,且违法记录仍记原驾驶人;
- 卖分人:将被处以罚款、驾驶证降级(如A/B类驾驶证降级),并纳入交通违法失信名单,影响贷款、就业等。
(三)备案非本人机动车的限制
- 备非本人机动车时,需确保车辆信息与行驶证一致,且车主为个人(非营运车辆);
- 备案后,若车辆过户、报废或状态异常,备案将自动解除,需重新备案;
- 同一驾驶人同时备案非本人机动车的数量不超过3辆,同一机动车最多被3个驾驶人备案。
(四)记分周期内多次消分的影响
若记分周期内多次处理违章(如记分达到9分后处理新违章),可能会被交警部门重点核查,确认是否存在“买分卖分”行为,必要时需提供相关证明(如行车记录仪、出行轨迹等)。
相关问答FAQs
Q1:驾驶证记分周期内记9分,可以通过“学法减分”消掉吗?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A:可以,若当前记分周期内记分未满12分,且满足“学法减分”的申请条件(如无严重违法记录、驾驶证状态正常等),可通过“学法减分”最多减免6分,减免后记分将降至3分,需注意,“学法减分”仅减免已产生的记分,不可用于处理新产生的违章记分。
Q2:处理非本人机动车的违章,必须通过“交管12123”APP备案吗?备案需要车主本人操作吗?
A:是的,根据规定,处理非本人机动车的非现场违章,需通过“交管12123”APP提前备案,且备案需车主配合,备案操作可由车主或驾驶人发起:车主需登录APP点击“备案非本人机动车”,添加驾驶人信息并上传相关材料;驾驶人需提供自己的身份证信息,由车主在APP中确认,备案审核通过后,方可处理该车辆的违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