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中国机动车驾驶证考试体系中并无“科目五”(简称“科五”),官方也未发布任何关于新增科五的政策或通知,驾考科目始终以“科目一至科目四”为基础,覆盖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考核,任何关于“科五”的传言均属误解或谣言。
当前驾考科目设置及核心内容
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令第162号),驾考科目分为四部分,分别考核不同能力,确保驾驶员具备安全驾驶的基础素养:
科目一:理论知识考试 交通法规、交通信号、安全文明驾驶知识、机动车基础知识、应急处置方法等,题库包含1600余道题(含地方性补充题)。
考试形式:计算机上机答题,100道题(90道全国题+10道地方题),每题1分,90分及以上合格。
核心目标:建立驾驶员对交通规则的认知,培养法律意识和安全观念。
科目二:场地驾驶技能考试 在封闭场地内完成5项基础驾驶操作,包括倒车入库、侧方停车、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直角转弯、曲线行驶(部分城市新增“停车取卡”“窄路掉头”等地方项目)。
考试形式:车辆由考场统一提供,电子评判系统打分,80分及以上合格。
核心目标:掌握车辆操控基础能力,熟悉车辆起步、转向、制动等核心操作。
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 在实际道路上考核16项驾驶技能,包括上车准备、起步、直线行驶、加减挡位操作、变更车道、靠边停车、直行通过路口、路口左转弯、路口右转弯、通过人行横道线、通过学校区域、通过公交站台、会车、超车、掉头、夜间灯光使用等。
考试形式:车载电子评判系统+人工评判,90分及以上合格(部分城市对“观察动作”“打灯时间”等细节要求更严格)。
核心目标:培养实际道路驾驶能力,确保学员能安全应对复杂交通场景。
科目四: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 安全文明驾驶知识、复杂条件下的驾驶技巧、紧急情况处置、交通事故处理、职业道德等,题库包含1500余道题。
考试形式:计算机上机答题,50道题,每题2分,90分及以上合格。
核心目标:强化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文明素养,提升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为何会有“科五”传言?传言来源解析
尽管官方从未设立科五,但“驾考要加科五”的传言时有流传,主要源于以下三类误解:
对科目三“新增项目”的误读
近年来,部分城市为提升考试实用性,在科目三中增加了“模拟隧道驾驶”“模拟高速公路驾驶”“雨雾天气驾驶”等实际道路场景考核,部分学员误将这些“科目三的子项目”视为“新增科目”,进而衍生出“科五”的说法,2023年杭州、成都等地试点在科目三中加入“隧道灯光切换”“限速路段控制”等场景,本质是对科目三的优化,而非新增独立科目。
混淆“地方性补充考试”与全国统一科目
针对大中型客货车(A1、A2、B1、B2驾照)等特殊车型,部分地区会设置“附加考试”(如“长坡驾驶”“湿滑路面制动”等),但这些仅针对特定车型,且属于科目三的延伸考核,并非全国统一的“科五”,普通小型汽车(C1/C2驾照)考生无需参与此类考试。
网络谣言误导
部分自媒体或营销号为博取流量,编造“驾考改革将新增科五”“2024年起实施科五考试”等虚假信息,甚至谎称“科五考核自动驾驶操作”“智能交通安全系统使用”等不实内容,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从未发布过相关文件,此类信息均属谣言。
官方信息获取渠道:避免被误导
面对驾考相关传言,学员应通过权威渠道核实信息,切勿轻信非官方来源,推荐以下途径:
- “交管12123”APP:公安部官方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实时更新驾考政策、考试大纲、考场信息等。
- 当地车管所官网/公众号:各省市车管所会发布本地驾考细则(如科目三新增项目、考试流程调整等)。
- 驾校通知:正规驾校会同步官方政策,不会擅自发布“新增科目”等信息。
驾考科目设置对比表
科目 | 考试名称 | 核心考核内容 | 考试形式 | 合格标准 |
---|---|---|---|---|
科目一 | 理论知识考试 | 交通法规、安全文明驾驶、机动车基础 | 上机答题(100题) | 90分及以上 |
科目二 | 场地驾驶技能考试 | 倒车入库、侧方停车、坡道起步等基础操作 | 封闭场地电子评判 | 80分及以上 |
科目三 | 道路驾驶技能考试 | 实际道路驾驶(16项技能,含灯光、变道等) | 实际道路电子+人工评判 | 90分及以上 |
科目四 |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 | 安全知识、应急处置、职业道德 | 上机答题(50题) | 90分及以上 |
相关问答FAQs
Q1:为什么有人说“驾考要加科五”?
A:这类传言通常源于三类误解:一是将科目三新增的实际道路场景(如隧道、高速公路模拟)误认为“新增科目”;二是混淆针对特定车型的“附加考试”与全国统一驾考科目;三是网络谣言误导,全国驾考科目始终为“科目一至科目四”,公安部从未设立“科五”。
Q2:未来驾考科目会调整吗?调整方向可能是什么?
A:驾考科目并非一成不变,但调整方向是“优化现有科目、贴近实际需求”,而非简单新增科目,科目三可能增加“新能源车操作”“智能网联汽车基础功能使用”等场景;科目四或强化“一老一小”交通安全、绿色出行等内容,但这些调整均是在现有科目框架内优化,不会增设“科五”等独立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