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证记分制度作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记分约束驾驶人行为,减少交通违法行为,部分地区出现了“驾驶证收分”现象,即在星沙等区域,部分驾驶人将自己的驾驶证记分转让给有扣分需求的人,以此牟利或帮助他人规避处罚,这种行为不仅违反法律法规,更对交通秩序和社会公平造成严重危害,需引起高度重视。
星沙驾驶证收分的现状与运作模式
在星沙地区,驾驶证收分主要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进行,线上,部分社交群组、短视频平台或专门的中介账号发布“收分”信息,宣称“高价收购驾驶证分”“3分、6分可收”,价格根据分值高低浮动,通常1分50至100元不等,线下,则通过车行、汽修厂或熟人介绍,直接对接有需求的驾驶人,常见于违章较多、面临驾照降级或无法通过年检的司机群体,收分操作流程一般为:需求方提供身份证、驾驶证及违章处理凭证,中介或收分方代为在“交管12123”APP上绑定并处理违章,记分直接记入收分方驾驶证,需求方支付费用后完成交易。
驾驶证收分的法律风险与危害
驾驶证收分本质上属于“代替他人接受处罚”的违法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机动车驾驶证只能由驾驶人本人处理交通违法记分,替人销分将面临以下法律风险:对收分方而言,一旦被查实,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暂扣其驾驶证,最高处200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能并处15日以下拘留;其驾驶证将被标记“代替他人处理交通违法行为”记录,影响后续换证、补证及车辆业务办理,对需求方而言,通过收分处理违章,逃避了实际违法责任,纵容了侥幸心理,易导致其再次发生交通违法行为,增加道路安全隐患,收分行为还破坏了交通管理制度的公平性,使守法驾驶人权益受损,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管理秩序。
正确处理交通违法记分的方式
面对交通违法记分,驾驶人应通过合法途径处理,而非依赖收分,正规处理流程包括:1. 自行处理:通过“交管12123”APP或前往交管部门窗口,处理本人名下机动车的非现场交通违法,确认违法事实后缴纳罚款;2. 学习减分:符合条件的驾驶人可参加“学法减分”,在记分周期内通过在线学习并考试,最多减免6分(需注意各地政策差异);3. 满分学习:若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达到12分,需参加为期7日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学习(满分学习),考试合格后记分予以清除,恢复驾驶资格;4. 审验学习:持有A、B类驾照的驾驶人,若记分周期内有记分但未达12分,需在记分周期结束后参加审验学习,学习结束后才能办理审验业务。
正规处理与非法收分对比
为更直观区分合法与非法处理方式,以下通过表格对比:
对比项 | 正规处理方式 | 非法收分方式 |
---|---|---|
行为性质 | 驾驶人本人依法处理交通违法 | 代替他人接受处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 |
法律依据 | 《道路交通安全法》《交管12123操作指南》 |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 |
处理后果 | 清除记分,恢复驾驶资格,无不良记录 | 收分方被罚款、拘留,驾驶证被标记异常记录 |
社会危害 | 维护交通管理秩序,保障公平性 | 破坏制度公平,纵容违法,增加安全隐患 |
长期影响 | 培养守法意识,保障驾驶权益 | 可能影响征信、职业资格(如A/B类驾照) |
相关问答FAQs
Q1:驾驶证收分为什么违法?如果只是帮家人朋友处理违章,也算违法吗?
A: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应当由违法驾驶人本人接受,因为记分与驾驶人的实际违法行为直接相关,目的是通过经济和资格约束督促其遵守交规。“帮家人朋友处理”若存在“代替接受处罚”的行为(即使用他人驾驶证处理本人违法),同样属于违法,无论双方关系如何,只要不是本人处理,均可能面临处罚,若只是借用驾驶证处理违章但违法事实不存在(如虚构违法),还可能构成提供虚假证言,需承担更严重的法律责任。
Q2:如果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达到12分,除了学习考试还有其他办法吗?
A:没有,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到12分的,应当在15日内到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参加为期7日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学习(即“满分学习”),学习结束后,需参加科目一考试,考试合格后记分予以清除,记分周期结束后方可恢复驾驶资格,若逾期不参加学习,驾驶证将被停用,驾驶机动车上路将面临无证驾驶处罚,任何声称“花钱消分”“无需学习”的说法均为骗局,切勿轻信。